把“久联优配”想象成一艘航船,你是船长。遇到风浪,先别急着换舵,先算清吨位和吃水。交易心态上,控制损失比追求单次收益更重要。举个量化例子:本金100万元,单次最大可承受风险1%=1万元;若某股现价50元,止损价45元,每股风险5元,仓位=1万元/5元=2000股,仓位市值=2000×50=10万元,占比10%。这个公式简单且可复制:仓位=本金×风险率/每股风险(单位货币)。
在财务指标方面,关注两类比率:现金流稳定性(自由现金流/总资产)与盈利质量(毛利率与净利率)。测算模型:若公司年自由现金流率为6%,总资产1000万,年现金流60万,现金覆盖率=60/(短期债务+利息支出)。用数值判断是否过杠杆。
市场形势解读不要抽象化:用利率、通胀和估值三个量化杠杆。利率上升100bp,债券价格近似下跌=久期×0.01;股市估值收缩可用市盈率变化量化对收益的影响。比如均线和成交量的变动,用7日、30日均线交叉频率来判断短中期动量。
资金管理策略方面,推荐结合Kelly与VaR:若历史胜率p=55%,平均盈亏比b=1.5,Kelly=(p·b−(1−p))/b≈25%,实际采纳半Kelly≈12.5%作为最大增长仓位上限。风险预算每日用95% VaR估算:假设组合年化波动率10%,95%日VaR≈1.645×0.10/√252×组合市值;若市值100万,则日VaR≈10360元,作为日内最大下行预警。
资金管理方案示例:保守型(债券50%、股票30%、现金15%、替代资产5%);平衡型(股票50%、债券30%、现金10%、替代10%);激进型(股票70%、替代15%、现金5%、债券10%)。每档配比都要与风险承受度、流动性需求和时间窗对应。
资产种类要分散:现金、短中长期国债、优质蓝筹股、行业ETF、商品(如黄金)、对冲工具(期权)。分析过程是循环的:假设→量化模型→压力测试→仓位调整→复盘。用数字检验每一步,才能把“久联优配”从概念变成稳定的操盘方法。
互动投票:
1)你更倾向哪种资金方案?A.保守 B.平衡 C.激进
2)在交易心态上,你最想改善的是?A.止损执行 B.过度交易 C.情绪控制
3)是否希望我按你选择,帮你做一份1:1的资金分配表?是/否